6月8日至10日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寧夏考察,先后來到吳忠、銀川等地,深入農村、社區、防洪工程、農業產業園區等,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、推動民族團結進步進行調研。
圖為習近平總書記在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考察
在黃河水滋養下,寧夏平原土地肥沃、物產豐富,素有“塞上江南”之稱。9日下午,習近平來到銀川市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,聽取寧夏現代農業發展、農業合作社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運營模式等情況匯報。習近平總書記說,天下黃河富寧夏,黃河長期以來潤澤著這里的百姓。要調整種植結構,保護好這里的水資源,積極發展節水型農業,不要搞大水漫灌。要根據節水的要求,以水定產,力求少而精,提高附加值。在路東六七米處,就是京藍沐禾節水裝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“賀蘭縣現代化生態灌區投建管服一體化工程”。該工程創新發展節水灌溉新模式,通過高效節水設施與智慧管控技術的結合實現傳統灌區的節水灌溉,與當地政府和廣大農民一道,努力踐行節水農業的要求。
早在2016年7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就強調,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,必須扭住不放、一抓到底,直到徹底解決問題。他指出,“寧夏生態環境有其脆弱的一面,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要持之以恒。”總書記字字千鈞,吹響了寧夏生態保衛戰的號角。
為落實總書記指示,2017年5月,寧夏正式打響“賀蘭山生態保衛戰”。面對黃河有限的供水能力及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,有效的解決辦法,就是通過黃河水權交易市場的建立,即由社會企業向灌區投資節水、灌區節約的用水指標轉讓給企業,實現黃河水資源的優化配置。
賀蘭縣是寧夏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,項目內容包括灌溉骨干及自動化工程、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及信息化建設。2017年6月,京藍科技與賀蘭縣人民政府簽訂框架協議,建設現代化生態灌區投建管服一體化項目。該項目簽約額為7.8億元,截至目前,已完成整個項目總進度的40%。項目收入來源主要是水權、水價交易,實現了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、生態效益的全面提升,為社會資本參與寧夏水利建設和改革,開辟了一條新路子。
該項目以習近平總書記“3·14”重要講話、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,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的決策部署,立足黃河流域各地生態保護治理任務不同特點,探索建立具有示范意義的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模式的又一嘗試。
習近平此次考察又一次強調指出,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,要把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作為重中之重,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,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治理,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。
總書記的講話給生態環保治理一線人員以很大鼓勵。京藍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,京藍科技將進一步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的講話精神,始終堅持大力推進農業節水,深入推動缺水地區節水,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,以核心技術為引擎,以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加速器,通過智慧農業科技創新,建立創新商業模式,引領農業節水增效。